7月,北京市场接连出现两块地王,其中夏家胡同地王楼面价高达4万元/平方米,孙河地王楼面价逼近5万/平方米,两块地王未来项目的预计销售均价将分别逼近6万和8万。业内分析认为,地王的频繁出现,将推高北京高端住宅市场的预期,开发商将趁势放量。
“地王”频出 别墅市场趁势而发
地王的频繁出现,相当于给高端住宅市场,尤其是别墅市场打了一剂“强心针”,下半年别墅项目纷纷放量。
根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,2013年6月份,北京中高端楼盘的市场放量持续增多。包括保利东郡、西山壹号院、招商嘉铭•珑原、五矿万科•如园、御汤山、中海尚湖世家、亿城燕西华府在内,先后有10个高端城市公寓及别墅项目开盘,高端项目的市场放量占了总体市场放量的三分之一。而在5月份,这一比例还只占到四分之一。
“进入下半年,北京别墅市场的放量会进一步加大。” 融科智地北京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筱菁告诉记者,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,许多别墅项目趁着“地王”诞生的时机入市。如与新地王同处孙河板块的龙湖双珑原著二期预计7月底8月初开盘,泰禾北京院子项目将于10月入市,而与孙河板块同样位于东北五环半区域的千章墅二期也选择在8月中旬推出。
丽兹行市场研究中心郑海燕分析认为,当前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稀缺,靠近城区且低密的地块更是难得。经过上一轮调控政策后,房企拿地补仓的需求变得更强烈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,以及配建制度的作用,未来一线城市的住宅用地价格很有可能会继续攀高。“所以,下半年土地市场很有可能会刷新上半年的地王纪录,随之而来的将是以别墅市场为代表的高端住宅市场的‘火爆’,无论是在市场供应还是成交上。”
市场成交活跃 别墅价格“维稳”
据亚豪机构数据统计显示,6月北京别墅市场共实现成交330套,成交面积11.56万平方米,环比上月成交套数减少14套,成交面积却有小幅上升。另外6月实现成交的别墅项目个数为53个,与上月持平,别墅产品整体成交量仍处于年内高位。从上半年情况来看,2013年上半年北京别墅市场共实现成交1606套,成交面积52.17万平米,这一成交数据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出现40.4%、27.7%的上涨。
虽然成交活跃,并且地价节节攀高,“面粉”价格有贵过“面包”的趋势,但是下半年入市的别墅项目在报价上却非常谨慎,多数选择“原地踏步”或略有增长。
“虽然目前的市场行情比较好,但是千章墅二期的价格不会有较大大幅上涨,将继续保持一期的水平。”融科千章墅营销副总索颖说。据了解,融科千章墅项目位于东北五环,临近孙河板块,去年11月份一期入市,当时的销售均价为3万左右。目前,该项目一期的房源基本售罄,只剩下10套左右,二期139套房源将于今年8月中旬入市,目前已经蓄客近200组,但是销售价格仍然维持在一期的3万元/平方米的均价水平。
此外,东南五环的远洋天著项目,一期分别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开盘,价格都维持在平墅总价800万起,联排总价1100万起的水平,预计8月开盘的二期价格依然难有变化;同样,一期售罄的龙湖双珑原著,即将推出的二期价格虽会略有上涨,但涨幅有限。
“地王的诞生、地价的攀高,导致市场出现地价楼价‘倒挂’的现象,自然推高市场对房价的预期。但开发商仍然选择不涨价或微涨,主要还是因为限价令。出于资金成本和后期发展规划的原因,开发商选择尽快拿到销售许可证,‘忍痛’入市也可以理解。”郑海燕表示。
竞争白热化 产品力“开场”下半年市场
别墅市场供应量的放大加剧了市场的竞争,为应对“残酷”的竞争态势,各大入市项目也不约而同地打起了“产品”战。
“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客群的成长,北京的别墅已经进入了第三代,千章墅希望做第三代别墅的典范和标准。”张筱菁认为,第三代别墅更看重产品品质,无论是建筑石材和园林规划等“硬品质”,还是物业服务等软实力,都是目前别墅项目比拼的重点。“千章墅二期的核心卖点就是——产品精工升级。我们根据客户对一期产品提出的意见和建议,从户型到建筑外立面,再到园林设计,以及物业服务方面,都做了相应的改善和升级。比如建筑风格,依然全石材外立面,但在一期的基础上,更加工整洗练,将生活化的巴洛克诠释得更加完美;比如户型设计,对主力户型都做了优化处理,使室内动线及空间尺度更加合理,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价值,空间赠送面积最高可达360㎡等等”。
除融科·千章墅 (论坛 相册 户型 样板间 点评 地图搜索)二期外,下半年入市的新老项目纷纷将产品力作为项目重要卖点。如预计今年9月二期开盘的鸿坤林语墅项目,以“恒温、恒氧、恒湿、恒洁”的建筑技术为主要卖点;预计8月入市的纯新盘泰禾北京院子项目则以其“一池三山,禅境山院水园”的园林为项目主打;7月推新的龙湖双珑原著项目则定位于龙湖原著系的再次升级。
“千章墅别墅购买客群的年龄范围大都在40到55岁之间,”张筱菁表示,这一类的购买群体往往不是第一次购房,购房后也常常是三代人一起居住,所以对于项目的户型、建筑和园林乃至物业服务等会有较高的要求,这也是促使别墅开发商重视产品品质,并争相将产品力作为宣传重点的原因。